紡織品防霉性能評價試驗介紹:培養(yǎng)皿法

307次 2024.08.26

    紡織品防霉性能評價試驗的培養(yǎng)皿法是一種科學的方法,用于測定紡織品抑制霉菌生長的能力。培養(yǎng)皿法的優(yōu)點在于它適合小件樣品的試驗,每個樣品都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節(jié)省空間。然而,該方法的缺點在于濕度控制較為困難,需要較多的無機鹽培養(yǎng)基以保持充分的濕度,否則培養(yǎng)基失水干裂,濕度降低而影響試驗。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紡織品防霉性能評價報告。


    防霉性能評價試驗菌種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GMCC3.5487或ATCC 16404;


    球毛殼霉(Chaetomiumglobosum)CGMCC3.3601或ATCC 6205;


    繩狀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CGMCC 3.3875或ATCC 10509;


    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GMCC3.2941或ATCC 28020。


    防霉試驗使用的菌株應由省級或國家級的菌種保藏機構提供。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感菌作為試驗菌種。


    防霉性能評價試驗:培養(yǎng)皿法


    1、培養(yǎng)基平皿的準備


    加熱溶化無機鹽瓊脂培養(yǎng)基,冷卻至50℃~60℃,倒入20mL~25mL培養(yǎng)基于滅菌培養(yǎng)皿中,使其在室溫下冷卻凝固。


    2、接種


    1)試驗樣品


    培養(yǎng)皿中的培養(yǎng)基凝固后,在培養(yǎng)基表面放上一片試樣,用吸管吸取1mL,孢子液均勻分配接種到整個試樣的表面,對于薄的樣品盡可能保留孢子液于樣品內。待試樣表面水分稍干后蓋好皿蓋。每個樣品做三個平行。如果樣品有涂層,宜在霉菌孢子液內加入0.05%~0.5%吐溫80。


    2)對照樣品


    接種方法同上。


    3)空自試驗取三片試樣作為空白試驗樣,分別平放在無菌的無機鹽瓊脂培養(yǎng)基上,接種1ml 無菌水到每個試樣上,稍干后蓋好皿蓋。


    3、培養(yǎng)


    把已接種的試驗樣、對照樣品和空白試驗樣品放在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中,在28℃±2℃和相對濕度90%±5%的條件下培養(yǎng)28d。


    防霉試驗結果評價


    1、 試驗結果的觀察


    培養(yǎng)結束后,將試樣、對照樣和空白試驗樣從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拿出,直接從正面或側面觀察試樣表面霉菌生長情況,先用肉眼觀察,如有必要,再用顯微鏡(放大倍數約為50倍)進行檢查。


    2、試驗有效性的判定


    當霉菌在對照樣表面的覆蓋面積大于60%(即防霉效果達到4級),空白試驗樣表面肉眼觀察不到霉菌生長時,該試驗被判定有效,否則試驗無效,應重新進行試驗。


    3、防霉效果的評價


    按以下規(guī)定評價樣品的防霉等級,并以三個平行試樣的防霉等級中數字最大的檢驗結果作為該樣品的評等依據。


    防霉等級0:在放大鏡下無明顯長霉


    防霉等級1:霉菌生長稀少或局部生長,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小于10%


    防霉等級2: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小于30%(10%~30%)


    防霉等級3: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為小于60%(30%~60%)


    防霉等級4: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達到或超過60%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 電話:400-133-6008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興科路368號(天河實驗室)

    廣州市黃埔區(qū)科學城蓮花硯路8號(黃埔實驗室)

    郵箱:atc@gic.ac.cn